【破冰者】从纸媒主编到节目导演 放弃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理想

时间:2023-05-04 08:57:20 来源:搜狐

导读:文/叶彤2013年,我29岁。考虑再三,我决定离开纸媒,离开云南,回到北京。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。作为当时所在媒体最年轻的首席编辑,北京奥运会火炬手,省青联委员…

文/叶彤

2013年,我29岁。考虑再三,我决定离开纸媒,离开云南,回到北京。

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。

作为当时所在媒体最年轻的首席编辑,北京奥运会火炬手,省青联委员……这一个个标签,促成了我在别人眼中是传统意义上的有着大好“前途”的优秀青年。前10年的记者生涯,我在我无限热爱的行业岗位上,见证着祖国体育产业的发展,从全运会、亚运会到奥运会、世界杯,从昆明到北京到全世界,看着一篇篇稿件变成铅字印刷的报版作品,这就是职业梦想不断实现的每一刻。

曾经的我认为,如果能把理想一直坚持下去,那无疑是个幸运的人。然而世界在发展,媒体同样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,纸媒的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,新媒体成为结构世界的社会范式。传统媒体的黄金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,不断被新技术改变和挑战的媒体环境,让我不得不静下来思考我的职业未来。

如果我还想坚持理想,就必须放弃理想。

媒体快速发展,已经容不得你过多考虑,辞职手续和工作交接总共用了3天时间,随后一张单程机票将我带回北京。10年的理想与热爱,各种情绪情感纠葛,挥手说再见确实太难,我试图在很多书里寻找如何面对告别的答案,但始终拿起又放下。

至今签字的最后一块版样还留在我的手机相册里,因为在告别面前,我早就认定自己是个狭隘的人。就像有人说过,在生活的旅途中,所有事情都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,但在我看来,唯有一件事真正贴切,就是告别。因为告别青春,告别校园,告别人生中一次次交集,都在结束的当口埋下新的开始,冥冥中总有些未完待续可以抚慰情绪,但告别却是一种生拉硬扯的抽离,我深深知道,我和纸媒之间也许只剩下了回忆。

回到北京后,已经决定加入鹅厂的我,却最终被黄健翔和颜晓华两位老师、两位兄长召唤了去,就这么茫然地一脚踏进了新媒体圈。而当时我面对的,是完全没法用语言描述的“新媒体”。

2014年来到了,这一年“今日头条”刚刚被估值5亿美元,传统媒体还在与其争议自己被抓取的内容是否被侵权,是剑拔弩张还是强弩之末?那时候的我并不愿意轻易地为传统媒体的方向定论。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已来,技术之剑已经开始博弈新一轮规则。

这一年巴西世界杯开始了,记得当时颜老师问我:“你做过节目么?”我的回答是:“大学学过,算么?”然后,我就接下了乐视体育的一档世界杯节目《决胜里约》,节目有25期,在世界杯期间几乎是日播,而且还是直播!要知道从前我是一个只需要考虑稿件标题、文字和版面的编辑,接下来能做成什么样,从哪里开始做,根本就没概念。好在我的头脑中并没有产生过拒绝的想法,毕竟既然决定从传统媒体转型,就要做好随时更新自己的准备。

于是我从最基础的节目串联单开始学起,25期直播节目边学边做,边做边学,生活变得空前紧张。通宵看球考虑选题,吃完早点抽空睡几个小时,然后又进入每日微信号推送时间,下午3点必须出现在演播厅为每晚9点的直播做准备。车轮战下来,突然有点脱胎换骨的味道,还好节目反响还不错。互联网时代就是这样,你会发现,每一天对你来说都是处女作。

体育人,也是靠天吃饭,两年一届的大赛是为数不多的“收获之时”,2016年欧洲杯,重庆卫视《大话足球》节目又给了我新的身份——卫视节目总导演。我再一次开启了焦虑模式,每天节目播出时紧紧盯着收视率,任何一点波动都让人窒息,这对于曾经的我来说简直不可想象。我突然意识到,我已经再也不是几年前那个理想主义的体育记者了,媒体环境在进化,我也在进化。技术与受众的变化对媒体行业的影响,在我的身上一一印证。

转型后的第二个世界杯,我再度迎来了新节目《陌陌好彩头》,这是对上一届世界杯节目的迭代。节目加入了直播互动,更贴近当下互联网语境里的受众群体。同时,更大的挑战也接踵而来。节目的每一个细微的枝节都有被放大的可能,曾经只活在电视机前或是弹幕里的受众全部鲜活起来,实时点赞实时开怼。

对于体育媒体人来说,如履薄冰毫不为过,这同时也对我这样的媒体人提出了如体育精神一般的“更高更强更快”的要求。生产什么样的内容产品?采用什么形式的生产模式?这两个问题一直在周而复始追逐着我。

虽然每次的选择都会让我放弃很多原本的自己,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种品牌的饮料坚持喝19年的人,每一次放弃都会很揪心,都会有一种违背初心的负罪感。但媒体人先天就具有一种使命:成为站在最前线的人,我渐渐学会了原谅自己,而且渐渐开始感谢现在的生活。

下一站在哪里,我不知道,我只知道,还是要一直向前。

特别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