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排观点!这是一场“非典型性”胜利 这是一场属于郎平的胜利

时间:2023-08-22 08:56:38 来源:搜狐

导读:2019 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的比赛在第三比赛日迎来焦点战,中国女排对阵意大利女排,经过五局激战,中国女排在先以 18 比 25 和 22 比 25 连输两局的情

2019 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的比赛在第三比赛日迎来焦点战,中国女排对阵意大利女排,经过五局激战,中国女排在先以 18 比 25 和 22 比 25 连输两局的情况下,以 25 比 23、26 比 24 和 15 比 13 连扳三局,完成逆转,终结此前对意大利女排的六连败!笔者查看赛后数据,中国队无论在进攻得分,总得分,还是球员个人数据方面都落后于意大利队,但是却成为最后的胜者,笔者认为这是一场“非典型性胜利”,这是一场属于郎平的胜利。

非典型性:数据不占优,但最后中国队赢了

去年的世锦赛半决赛上,中国女排苦战五局不敌意大利女排,当时的中国女排,输掉第一局、第三局和第五局,赢了第二局和第四局,相当于一直处在追赶者的角色。昨晚的比赛与之类似,中国女排先输两局,也是背水一战。暂且放一放中国队慢热的问题,单看这份数据统计。攻拦发三大得分手段,中国队只在拦网方面高出对手3分,其他均处下风,尤其是扣球得分,中国队少了整整15分。总得分方面,中国落后意大利4分。而埃格努不亏魔兽之称,砍下40分。但是自失分方面,意大利队白白送给中国队30分,而且这些送分多来自于比赛后半程,那么不可一世的意大利女排为什么会在最后时刻出现崩盘呢?

郎平的胜利:轮换,疯狂的轮换让对手找不着北

在所有的组合中,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主攻朱婷、李盈莹和接应张常宁的组合,这可以说这是中国女排身高最高、攻击力最强、最强调网上硬实力的一个组合。这一组合在三、四局出场,这也是中国女排与意大利女排隔网对抗实力的阶段。从战略角度上,体能状态正常的意大利女排,副攻的战术球和主攻的拉开速度足够快,埃格努的发球和强攻近乎无解,换句话说,对手得分手段足够多,失误足够少,中国女排想要咬住比分,必须增强自己的主动得分能力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派上朱婷、李盈莹和张常宁的边攻组合显然是有必要的。

以刘晓彤和曾春蕾出任接应的阵容,更倾向于用两位老将的经验来加强保障能力和串联的精细程度,以节约朱婷和李盈莹的体力。在与对手对轰阶段,刘晓彤和曾春蕾的攻击力可能不够用,但在对手体力下降、失误率增多后,这套组合在比赛进入后期时作用更好。

中国女排主力亮相后,“全民接应”似乎成了大趋势,朱婷、刘晓彤、张常宁三名主攻都打过接应,这是郎平为了弥补中国队没有埃格努式的强力接应而做的改变。意大利女排综合实力较强,攻防俱佳,基本没有弱点。如果非要找一个突破口的话,恐怕就是主攻波塞蒂和希拉稍差一点的身高,因此,中国女排想击败这个对手,必须在二号位的进攻上想办法。从袁心玥的背飞,到全民接应的强攻,都是要在这一点形成突破。郎平不停地轮换接应上场救火,通过换人,中国队的节奏不停变化,体能更充沛,战略中心不停转换,这都会增加对手防守的难度。

可以说,郎平在这场中意大战中,将临场指挥应变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,这是一场属于中国女排的胜利,但更是属于郎平的胜利。

破心魔,但别让“擅长打逆风球”成为常态

赢下中意之战最大的功效就是帮助中国女排破除心魔。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女排开局慢热的问题较为突出,以 18 比 25 的较大分差先丢一局,第二局也在局中阶段一度落后对手六七分。眼看到了没有退路的时刻,中国女排才开始反击。

分析中国队慢热的原因,笔者认为:世界女排整体水平在涨,就算是世联赛也没有绝对的“弱鸡”球队,中国队目前的水平是准一流,绝对实力上和意大利,塞尔维亚这样的超一流球队还有差距。意大利队在本次是联赛已经结束的9场比赛中,有6场都在第一局把对手得分控制在20分之下,而中国队只在对阵德国和泰国这两场比赛中,做到了将对手首局得分压制在20分之下,这就是球队硬实力的差距。与世界前十的任何一支球队比赛,中国女排现在都没有迅速取胜的把握。

但是,在队员不兴奋,战术不新鲜,局面落后的情况下,中国女排能临场快速调整,不丧失对胜利的渴望,越挫越勇,这才是本场比赛的最大收获。但是以翻盘的方式取胜终究留给自己纠错的空间太小,风险太大。所以,中国女排还是需要快速提高自我,在东京奥运会的时候达到实力上的又一次巅峰。

特别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