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11-21 08:16:00 来源:搜狐
tCUBA球员更注重团队!PP体育专访CBA选秀球员刘育辰
今年的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刚刚落下大幕不久,就在这平静的休赛期之中,厦门大学昨晚集体联名举报球队执行教练一事,引起了数千万球迷的关注,甚至一度刷到微博热搜,牵动不少学子的心。
事情的发生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官方声明,但从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以及现阶段事态所处的状态,责任在何方,基本都有了定调。不过这次事件隐含了诸多不确定因素,包括大学生体育管理机制的有待完善,都需要社会每一方去警醒。
在球员的声明中,球队的教练在制定队规时,没有将其公开化做成纸质版,并且没有征得球员们的签字同意。这一举措显得有些不妥。但既然按照队规做奖惩,那么罚款这些动向,需要向球队公开透明化,更需要让球员们得知,他们缴纳的罚款流下了何处,用于何处。从球员们的表述来看,显然这些动态,他们几乎都是一无所知。
从处罚细则来看,CUBA的参赛球员都是大学生,更多的都没有固定的收入。但是执行教练林晨耀晒出的队规,第四则名门规定,“球员严禁顶撞教练,严禁超出常规的肢体动作,严禁发出嘲讽、风凉、肮脏的语言,严禁做出侮辱性的动作,违规者罚款3000元。”3000元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讲,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,可能是他们两个月的生活费,但是就因为在球队中的一次错误,很可能让他们损失家长含辛茹苦挣来的血汗钱。
罚款的不合理,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。当然更需要厦门大学相关负责人,彻查有关林晨耀教练对于罚款的流向。尽管他在社交媒体上做出了回应,称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,并且晒出了一张微信转账图片。用此来证明,罚款用做了球队经费。但是不少网友识破了他这张疑似经过处理的图片,转账一方和接收方底色不一致,引起了众人的怀疑。随后在今天早上,这条为自己澄清的微博,已经被林晨耀本人删除。他个人甚至开启了评论限制,仿佛为自己圆的一个谎,就此不攻自破。
主帅删微博关评论,而球员们的理直气壮则让他们收到了威胁信息。没有公开身份的一位消息人士晒出一张微信聊天截图,“发的微博必须马上删除,没删除者明天不用来开会,直接离队”。如此一则消息被公之于众,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,面对如此大的舆论压力,强制要求球员们删除微博消息,这样的公关方式未免有些太过滑稽。目前发起联名举报的球员,已经将其所有有关此次事件的微博全部删除,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,要想销毁一切证据,是不大可能的。关注此事的网友成千上万,事态从起因到经过的各种截图,现已经上传至网络,影响也在不断扩大。
CUBA事件的发生,让很多人联想起当年中国国青的“血书门”事件。其实职业球员与大学生球员存在着根本区别,那就是前者依靠这份工作,甚至是代表国家荣誉而做这份工作。而后者更多的是出于对这项运动有着更高追求,为了自己爱好或者理想而奋斗。就当职业球员无法忍受教练时,他们可以动用自己的权利将实情公之于众,大学生球员同样可以。CBA很多球队同样都有他们的奖惩机制,但那是一套相对完备的管理体系,更多的是有相关负责人管理。例如一些实力较弱的球队,一旦爆冷击败了强队,前者大部分球员都会获得一笔奖金,后者队伍则可能面临罚款。这笔奖金没有任何球队对外公布过具体金额,但球员们都心知肚明。反观此次厦门大学事件,教练员一味地罚款,但澄清自己用作球队经费时,却被网友疯狂质疑。显然这其中存在的猫腻,仿佛已经浮出了水面。
厦门大学这一事件的发生,映射出大学生球队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。同时作为今年CUBA大学生四强队伍,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灰色地带,让球迷们感受到了大学生篮球的不易。大学生球员本就并非职业球员,他们在业余时间参与野球比赛,实属合理之举。正如很多NBA球员在休赛期也会去到德鲁联赛,甚至其他非正式比赛中亮相,甚至克莱-汤普森中国行期间,还会玩各种暴扣,充分展现自己。队规设置的不合理,罚款流向的不透明,教练与队员之间缺乏沟通,都是酿成此事的原因。究竟谁该为此事承担责任,怎样才能还CUBA联赛一片净土呢?相信绝不是强行逼迫球员们删除微博这么简单。
(本文系自媒体作者作品,不代表PP体育观点)
特别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